希望热线-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希望24热线小助手
2012年9月10日-上海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彭晓玲
日前,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林昆辉在上海发起了首个旨在防止自杀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热线”,有望于12月2日开通。
百位心理咨询师轮值接听
林昆辉表示,在台湾,旨在防止自杀的热线已经开通了近半个世纪。“台湾有两条热线,一条是官方,一条是民间。北京9年前也开通了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近6000例高风险来电者的自杀风险得到成功降低。另外,广州和杭州也开通了类似24小时热线。”
林昆辉介绍,“希望24热线”于去年10月开始在上海筹办,将由100位接受过完整危机干预专业训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年24小时轮值接听。另外,还有150位专业宣讲员将深入社区、学校、办公区域,普及和宣讲危机干预的种种方法。
接线员经过专业培训
30多岁的社区工作者李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决心当一名志愿接线员,“刚参加培训没几天,社区里有个非常年轻的邻居就突然坠楼自杀。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怎样才能帮他们?如果一个生命能够得到挽救,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46岁的钱友忠主动担任接线员的经历则更为特殊,他是铁路局工程师,10年前因病意外失明,失明前在医院接受了长达半年、极其痛苦的脊椎穿刺治疗。“我从死亡线上走过来,经过10年不断的心理调整,可能感受会比正常人更深。”
此外,不少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大学老师、白领、公务员,以及企业高管都纷纷报名志愿加入“希望24热线”。林昆辉说,目前,第一批接线员和宣讲员的专业培训已经结束,第二批志愿者培训招募即将展开。
接电话语音语调有讲究
志愿者们介绍说,愿意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人其实还是有求生意愿的。为了把这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拉回来”,和一般求助电话相比,“希望24热线”在接电话时的语音、语调以及谈话方式,都和一般心理求助热线有诸多不同。
要自杀的人情绪都会非常低落或者激动,因此电话接通后,首先就不会像一般电话一样说“你好”。在接听电话时,接线员要有丰富的表情,“因为即使隔着话筒,没有表情的说话仍会让对方受到伤害”。说话的语气会跟来电者保持一致,如果对方在哭泣,就用哭泣的声音和他说话,这样会让对方产生一种共情心理,让他觉得世界上有人还在关心他。说话的技巧也非常讲究,不能问来电者隐私,也不问为何要自杀,避免二次刺激造成更大伤害。
另外,林昆辉还会借鉴台湾的防止自杀热线与警方、消防、医院都有密切联动的经验。在上海的热线开通后,除了一位接线员,还将有一位陪同“联络员”,一旦想自杀者透露了自己所在位置,就可以及时通知110和120。“我的听觉非常灵敏,可以根据来电者周边的环境,判断出是在高楼或者火车站等地点,能更好解救他们。”钱友忠说。
原文链接:上海新闻晨报